關於「間隔號」的一些小筆記

我一直會很在意中文輸入法能不能方便且正確地打出標點符號這件事情。比如說刪節號,它應該是兩個「…」符號組成,而不是用三個句號組成「。。。」或是用一連串英文句號組成「……」的模式。

以前在電腦上用注音或是新注音輸入法都是不能順利打出「…」符號的,所以認識新酷音輸入法之後我如獲至寶。因為它可以自訂輸入標點符號的方式。

最近一個讓我很困擾的事情是「間隔號」。依據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當中的說明,「間隔號」的功用是:

  1. 用於書名號乙式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
  2. 用於書名號乙式套書與單本書名之間。
  3. 用於原住民命名習慣之間隔。
  4. 用於翻譯外國人的名字與姓氏之間。

但是這個居正中的符號除了不太好輸入之外,令一個麻煩的地方是兩岸的標準不一。依據維基百科上面的資料表示:

間隔號的形式:
中國大陸為「·」。
中華民國為「‧」,佔一個字的位置,居正中。

而且

在 GB 2312 標準,間隔號「·」的位置在 0xA1A4,對應 Unicode 的 U+00B7(MIDDLE DOT,「中點」)。

在 Big5 標準,間隔號(舊稱音界號)「‧」的位置在 0xA145,對應 Unicode 的 U+2027 (HYPHENATION POINT,「連字點」,英語字典用於分隔音節)。另有一個類似形狀的點(標準沒有說明)在 0xA150,則同樣對應 Unicode 的 U+00B7,但大部份台灣字型廠商不會把它造成全形寬度。

而中文維基百科各種條目裡面所使用的間隔號都是中國大陸的「·」而不是 Big5 標準中對應 U+2027 的「‧」符號。

另一件比較尷尬的事,根據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的「全字庫」網站當中所載明的音界號是這個「‧」符號,但是國語推行委員會《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網頁上所使用的符號卻是「.」這個全形的英文句號(U+FF0E)。

至於平常我使用的手機,在 iOS7 環境下的中文注音輸入法可輕鬆打出「·」這個中國大陸的間隔號,也可以打出「•」這個項目符號(U+2022),連全形的英文句號「.」都可以打出來,但就是打不出這個全字庫當中載明的「‧」標準間隔號。

我看我還是完全放棄使用 U+2027 的這個 「‧」吧!


參考資料來源

噢對,我剛發現教育部的標點符號手冊裡面用的破折號也跟全字庫裡面的標準不一樣,雖然看起來都是一條線,但其實是不同的符號。教育部網頁用的是「─」這個方框繪製字元(U+2500),而不是全字庫定義的破折號「—」(U+2014)。